什麼是木炭   木炭文化   木炭的種類  木炭的功能  木炭與生活    製炭流程    參考資料


木炭文化

◆木炭的歷史

◆炭做的風鈴,可以當作裝飾品。

木炭大概是在4、5五萬年前,就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在人類懂得鑽木取火、用石頭打造器具的舊器時代,當人有開始使用火之後,燃燒木材而產生碳化的餘燼,即是所謂的「軟炭」,這整軟炭在火熄滅之後還可以重複利用。在古老的生活體系中,它是木頭燃燒後可貴的的自然物。它與我們常見的木炭是不同方式所產生的東西。


◆備常炭的由來
「備長炭」名稱係始自日本元祿年間,日本人認為備長炭是他們創造的木炭傑作,但實際推究起它的歷史,其實是平安時代(800年)的弘法大師從中國傳入製炭技術,18世紀由日本「備中屋長左衛門」的商店打響知名度後,開始被稱「備長炭」。所使用之炭材為馬目堅木,炭質硬、組織細密且堅硬、比重大,源起於日本紀州和歌山一帶,備長炭的起源及應用在『木炭的神奇功效』一書有深入闡述。


◆認識竹炭
竹炭是為了取代備長探的產物,但它與被長炭並不盡相同。兩者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材質的不同,燒至方法

◆黑炭
人類自4.5萬年前便開始使用木炭,早期以木材直接在火上燒烤燻黑稱之【軟炭】,後因木炭漸漸成為民生必需用品,便開始有人從事製炭的工作,首先挑選有高低落差的小山丘,修整為半圓形或饅頭形,如土方不夠就從別處運土來填補,填補上的土要澆水壓實,以前的土方法就是利用牛隻在上面不斷繞行踏實,為防牛隻頭昏,聽說要將牛的眼睛蒙上。等外貌輪廓已差不多,土堆又很踏實時,接著由底處開一小洞進行掏空手續,亦即要將這一饅頭形的土堆掏空為一座中空的窯洞,窯洞的外殼厚度大約在一尺左右,為防塌陷,有的人會在木炭窯四周砌上磚牆予以穩固。至於炭窯的大小尺寸,全賴環境而定,沒統一規格。窯座底部直徑約七、八百公分,僱人運送黏土,一畚箕、一畚箕慢慢堆積起來,然後一層黏土一層黏土壓實後再堆積,等到預定高度,外部輪廓也符合要求,且確定已完全壓實後,再由底部往內掏空,形成一座厚約一尺多,中空、饅頭形的木炭窯,每座窯的造價可要在二十萬左右呢!

◆燒製木炭用的木柴需用何種材質
龍眼和相思這二種樹木是燒製木炭最佳材料,荔枝樹也可以,但燒出來的木炭較前二種『鬆』,比較不結實,雖然用龍眼樹燒出來的木炭堅實、耐燒,但有一缺點,就是在燒製過程,會有清脆爆裂聲和火星冒出,容易燙傷工人。至於木麻黃等雜木,只能當作燃燒用的柴火。」購買來的龍眼木或相思木在進窯燒製前,要截成半人高,約九十公分左右的木段,如長度太長,入窯不方便。一面截鋸,一面入窯,有條序、密集的排疊著,這種大型的專業窯,可裝進五萬斤的木料,等裝窯就緒後,就用磚塊或黏土把洞口封死,只餘一管煙囪。木炭窯有二扇門,其中一扇,是將木柴送入窯內的專用門,裝窯後,馬上封死;另一扇小門是起火用,這扇門雖是起火用,但它不像你我家中的灶門是開放的,它和炭窯內部有一道牆隔開,這道牆上又有一小洞,它的功能是:工人在灶門點小火燒製,「窯火」及「煙」,經由小洞進入窯內燜燒,這種進入窯內燜燒的火是「死火」,如果是「活火」,可能會將窯內的木材燒成灰燼。

  燒火的時間漫長,日夜要派人輪流看守、添火,絕不能讓火熄滅,也要注意炭窯四周有無「漏氣」,這種日夜「加柴添火」的過程,要持續維持二∼三禮拜。到底燒到何種狀況才算完成?觀察煙囪冒出的顏色,如由黑煙轉較清淡呈白色的煙時,則進行封窯,拆卸煙囪,封閉小門,窯內因沒氧氣助燃,自然而然熄火、冷卻,冷卻時間也需五∼六個多禮拜,總計全程約需五十∼七十天,才進行開窯,取出木炭、裝紮成簍。而黑炭則在窯內消火。把窯內的空氣口用黏土塞住,阻絕空氣,直到窯內的溫度下降為止。因為它的表面呈黑色,所以就稱為"黑炭"。

◆炭纖維布做成的衣服。

 ◆碳纖維
一般傳統上所使用的活性碳為粉末狀或顆粒狀,近十年來美、日、蘇等先進

國家之後研發出第三種型態的活性碳稱為活性碳纖維( Activated Carbon Fibers

, ACF ),因為吸著脫著時內外部的擴散阻力較小,以及可經由二次加工,

成為不同型態的氈狀、布狀,相較於傳統顆粒碳,具有較快的吸脫附速率及

更便利的操作維護等優點,可廣泛應用於環保、化工、工安、醫療等相關

用途。


 活性碳纖維之特性:

        •比表面積大,細孔孔徑分佈較為均勻,吸附及脫附速度快。

        •吸附能力強、單位吸附容量大、對低濃度物質亦有良好之吸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 •由於具有適當之纖維強度,可針對不同需求,製成紙、不織布、

          蜂窩結構或波紋板加以應用。

        •不易粉化,對處理物質不會造成二次污染。

      •密度小、壓損小,故接觸時間雖短,亦可發揮預期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 •吸附層薄,處理裝置易小型化和高效率化。

        •本身是電及熱之良導體,蓄熱量少,操作安全無虞。

        •再生容易,吸附性能幾乎沒有衰減,使用壽命長。

        •可充當觸媒載體吸附臭味物質,可應用於脫臭。

      •材料本身具有還原性質,可回收貴重金屬。

      •耐酸、鹼性佳,應用條件廣泛。

 

◆醋液
燒木炭會產生煙,"木醋液"就是從煙提取的液體。其成分幾乎九o%是水,根

據日本女子大學教授關汪倩的最新調查指出,它裡面含有五百種以上的有機化

合物。當然,這些都是純天然素材,不是化學藥品。其主要成分的「醋酸」,

為ph3的強酸性,殺菌作用極強,可以用來做農地消毒或防/除病蟲害,而

其他成分為醋酸以外的酸類,如乙醇類、碳酣類、酯類、吠喃類、內酯類、

酣類等等。 醋液具有改良土壤、減低農藥、促進農作物成長、堆肥消臭等效果

,以往主要用在農業方面。此外,也被活用於養豬、養雞場的消臭;香港腳的

民間藥等。

   最近,由於活化肌膚的效果受到注目,有助於創造美肌或改善敏感肌,木醋

液的使用急增。而且,自園藝、家庭菜園掀起風潮後,由於木醋液能安全地

驅除害蟲,同時幫助植物生長,人氣更是逐漸上升。

 

上一頁  向上 下一頁